赵老师
  • 所属机构: 太平洋保险
  • 所在地区: 甘肃省平凉市
  • 手机:4008454142
  • 关注我:
    微信
 
 
我的文章
“央视当家花旦”朱迅:生命终将结束,大胆一点又何妨?
2025-03-11  
央视,这两个字眼,对于主持人来讲,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殿堂。进入央视,代表着最高的荣誉。不仅拥有的是“铁饭碗”和体面,更是每一个主持人最崇高的理想。


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主持人,哪个人不是艳羡无比。但幕后他们的艰辛,却鲜有人知。

甚至其中还有不少人,比如李咏,罗京,赵赫……都还没退休,还没好好享受这个世界,就已经患癌悄然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
太残酷,也太令人惋惜。

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在央视还有一个女主持人,她也曾经两次患癌,经历生死。她用17年的时间与病魔抗争,她就是——朱迅。

01

在同事眼里,朱迅就是一个“拼命三娘”的角色。

她太拼了,无论是下乡还是出现场,镜头里出现的都有她。业内人士都称她为劳模,也有人会心疼她太累了。

图片

但她却说:我真不觉得自己累。我做着自己所热爱的工作,怎么会累呢?

图片

我从17岁开始,我每一天都是赚的。

图片

这一句话,真的太令人震撼了。

只有经历过生死的人,才懂她说这句话的分量。

02

17岁,在一个大多数人还懵懵懂懂的年纪,她却进入了自己人生的倒计时。

那时候,她还在日本留学,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做手术。


为了省医药费,她选择在一个小诊所做手术,由于医疗条件不达标,所以很快就又复发了。

紧接着又做了第二次手术。

图片

在那一刻,她就明白。自己活一天,就赚一天。


她从小主意就很正,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,父亲是新华社的驻外记者,母亲是语文老师,所以她从小就耳濡目染,腹有诗书气自华。

15岁的时候,她就被大导演田壮壮选中出演电影《摇滚青年》。

图片

在片中,她饰演一个很有个性的女孩小小,这部电影红了,朱迅也红了。

在短时间内,她名利双收,不仅收到了来自全国影迷的来信,还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片酬——2650元。

要知道,这在当时算得上一笔“巨款”了。那时候,她父母的工资一个月才仅有几百块钱。

15岁的年纪,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曝光与流量,她并没有迷失自己。在当时,她其实已经收到了电影学院的邀约,她去询问父亲的意见。

父亲说:关于你的前途,我们不当导演,只做你最忠实的观众。

是的,一切都让朱迅自己拿主意。朱迅考虑了几天,她决定去留学,她觉得自己的内在还需充盈。

当时的她虽然年纪小,头脑却异常清醒:
如果名不符实,那么,名利场得到的终究是一场虚空。只有学一门受用的本事,才能真正靠得住。

于是,她选择去日本留学继续深造。

03

刚到日本的时候,一切都很艰难,语言不通,还要自己攒学费,打零工。当服务员,扫厕所,她都干过。

图片

终于,皇天不负苦心人,她通过了日本语言最高等级考试。甚至还凭借在国内的演艺经历,被NHK(日本广播协会)选中,主持《中国语讲座》节目。

在日本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。甚至在1996年还参与拍摄了中日合拍片《上海人在东京》。

图片

这部剧在国内外反响很高,尤其是朱迅在剧里面的演技很自然,哪怕是与陈道明,葛优这些演技大佬们合作。她也一点都不怯场。

图片

那几年,她在日本发展的如日中天,不仅拍摄影视剧,还主持了《中日歌会》《亚洲观》等多档大热节目。

然而就在这时,她的母亲病了。于是她抛下在日本的一切,回国照顾母亲。

优秀的人,在哪里都是有用武之地的。

回国后的她正好赶上《正大综艺》的招聘,去面试直接就拿了第一。直到现在,她都一直在央视工作。

图片

这些年,她拿过很多的奖项。
2009年获得金话筒播音主持作品奖。
2014年获得第2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节目主持人奖。
2017年获得中央电视台十佳优秀播音员、主持人奖......

每次在春晚,大家看到她充满亲和力的脸庞,都感觉很安心。

图片

不仅事业发展顺利,感情也很美满。她的丈夫是前央视主持人王志,如今是教授,博士生导师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。甚至还是中央民族大学的副校长。

然而,世事难料。17岁,花样年华的朱迅被确诊患上癌症,经历过两次手术,她终于摆脱病魔。

谁能想到,34岁那年,事业爱情双丰收的她再次被癌症缠身。

但她并没有被打倒,在鬼门关挣扎过后,她终于挺过来了。

图片

原本以为,这下所有的灾难都离她而去了。

但是,接下来噩耗一个连一个,父亲和母亲接连去世,对她打击很大。

图片

自己两次患癌,父母的接连去世,也让她更明白生命的可贵,更加敬畏生命。

父亲曾告诫她:“你做这份工作,一定要淡泊名利,珍惜健康,无论事业上多么辉煌,一个人一辈子,家庭和家人是非常重要的。”

所以,现在的她,也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,她的工作量渐渐减少,开始为自己而活。

在社交平台上,我们可以看到她永远都是活力满满的出现在镜头前。跑马拉松,享受汗水带来的快感。

图片

去爬雪山,挑战自己,感受大自然带来的震撼。

图片

去海边,吹吹海风,放空自己。

图片

看她到处去旅游,真的特别治愈,尤其是她的笑,太有感染力了。让人真的有想要努力生活,热爱生活的劲儿。

图片

就像她所说的:在大自然中行走,给人一种良善的感觉,一种像河流一样的爱意,永远鲜活、流动。

图片

现在的她,有在好好的爱自己,珍惜生命中每一段时光。

谈起17岁第一次生病,她说:
“那一年多是我的人生转折点。
从那以后,我就觉得17岁之后都是赚的,都是额外的。
所以我就想,既然是赚的,那就要好好珍惜,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。”
“我觉得生命终将结束,大胆一点又何妨。
所以我就有一个称号叫‘朱大胆’。这个称号不是别人给我的,是我自己给自己的。”

现在的她已经51岁了,生活的经历和沉淀,使得她越来越豁达。经历过失去,才懂拥有的珍惜。

“生命终将结束,大胆一点又何妨。”朱迅的经历,换来的质朴名言,与你我共勉。

是的,面对未知的明天和无常的命运,除了细心守护好当下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平安,还有什么可斤斤计较而放不下的?

这几年,大家日子都过得都不容易,时不时就会传来一些让人感到很意外、令人唏嘘不已的消息,有太多原本不该走的人,突然就离去了……人生无常,免疫为王。所以,一定要把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。

世人慌慌张张,不过图碎银几两,偏偏这碎银几两,能解世人惆怅,能免世人饥荒,能除世人悲凉。


有人拿钱换命,有人拿命换钱,每个人都在踽踽独行。


人生真的有太多的情非得已!有太多太多令人心酸的悲剧!


其实,伤害他们健康的,除了疾病本身,还有辛劳和压力,当代人生活压力之大,几近拿命在拼。

但人总是肉身凡胎,你觉得可以不断压榨自己身心,但压榨久了,总有一天,身体会报复你的。


生活幸福、事业有成,这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东西。

但这一切的基础,得是身体健康。

的确,身体才是最好的投资,如果说健康是1,其他的钱财名气地位都是1后面的0,没有1,再多0也没有意义。


对人的一生而言,纵使金山银山、功成名就,如果没有了健康,一切不都去了意义?

所以保险伴我一生想提醒每一位正在努力奔跑的人:永远都不要忘记你努力奋斗的初衷,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,而不是挥霍生命,如果健康没了,什么都是假的。

请珍惜当下的每一天,更要关注自己的生命健康。因为,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!

当你感觉到疲惫时,那就是身体发出了求救的信号,你就应该立即停下来好好休息。

如果一次次不顾身体的信号警告,积重难返,身体总有一天会承受不住……

图片
曾经在朋友圈看到过这样一副对联:

爱妻爱子爱家庭,不爱身体等于零;

有钱有权有成功,没有健康一场空。

人生啊,就是一场修行,还是要早一点看透,别让自己活得太累了。

无论你有多忙,压力多大,尽量保持愉悦、保持健康,永远珍惜并活在当下吧!

图片
《幸存者回忆录》中有这么一句话,值得每个人深思:
“我们浪费自己的健康去赢得个人的财富,然后又浪费自己的财富去重建自身的健康。”

但拿健康换来的富贵,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。


从成家立业到养儿育女,从赡养父母到自己将来颐养天年,人生花钱的时间远远长于挣钱的时间,这个过程中,除了衣食住行外,我们还无时无刻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人生风险,意外、疾病随时都可能让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。
先拿命换钱,等老了再用钱买命,绝不是明智之举!
更何况,像癌症这样的生命杀手
更是多少普通工薪家庭根本翻不过去的大山
图片
所以,无论你是处于哪个年龄阶段,都应该做一个懂得未雨绸缪的的人,提前为自己和家人规划好充足的保障,把人生的风险转嫁出去,这样才能减轻焦虑和压力,放心去打拼,让人生无后顾之忧,更幸福、更圆满。

那些敢于直面治疗的普通人,往往都是有“底气”的人,这“底气”就是经济能力。而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,这个”底气“,只有保险能给!

健康面前,无论你是谁,都只能是弱者,谁都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。


生命何其重要,好好活着才是王道!希望我们都能够早点领悟生命的真谛,往后余生,健康!平安!


今天借着这篇文章,真心希望大家,从今天开始对自己好一点!